TL494应用电路分析
有极性电容的漏电比无极性的无容漏电要大的多;如下图所示用的是无极电容,容量较小,漏电也比较小,所以不需要均压电阻;
TL494芯片的VCC是由半桥绕组形成,这一点是矛盾的,如果芯片不先工作那么推挽电路也就不工作导致半桥电也就不工作,那哪来的半桥给494芯片供电呢?所以在半桥的电路中引用了"自激振荡"的成份;
- 其它电路都还没有工作,310V——Q1的集电极——-R5电阻—–R6电阻—-Q1的B极——Q1的发射极——Q2的集电极——-R9电阻—–R8电阻—-Q2的B极——Q2的发射极——GND;
- 其它电路都还没有工作,310V——Q1的集电极——-R5电阻—–R6电阻—-线圈的2—-线圈的4——–R9电阻—–R10电阻—–GND;
- 这样以来两个开关管都开启电压,由于两个管子都会存在稍微的差异性,所以总有一个会先启动;
- 310V—–Q1—–线圈4——-线圈1——-310V的负极;
- 此时在线圈4中产生上正下负,那么线1端也产生上正下负,此时会加速Q1的导通;
- 线圈5由于同名端的原因产生下正上负此时Q2会截止;
- 由于线圈4的匝数比较少,它很容易就饱和了,也就没有电动势了,叠加在Q1的电压也就消失了,此时也就会发生极性的翻转,变成上负下正;
- 当发生极性的翻转,变成上负下正;此时Q1就不工作了,变成了Q2来工作;
- 就这样两个开关管如此往复的轮流导通和截止;
- 由于开关管的集电极与基极间有240K的电阻,所以电流比较小,所以输出功率也就比较小;
- 这个输出的小功率一方面给电池充电,另一方面给芯片的VCC和运行供电;
- 芯片VCC得电以后从494的14脚产生5V的基准电压,
- 8、11脚会输出相位相反的方波信号;
- 推挽电路工作以后推动后面的半桥电路,此时的桥电路就有较大的电流了,就会有很大的输出功率了。
- TL494的1、2脚一般用于电压反馈,15、16脚一般用于电流反馈;
- 恒流充电的恒流值的计算:因为16脚为0V,所以15脚的阈值就是0V,利用节点电压的计算,也就是节点的电压为0V时得出 x/4.2k = 5V/24k,就得出x=0.875V,所以恒流充电的电流为0.875/0.1=8.75A;
- 当比较器的2脚为负电压时1脚输出高电平经R37限流——–LED红灯—–GND形成回路;
- 比较器的5脚由12V经R33、R34进行分得到6V电压,由于6脚大于5脚电压,所以7脚输出低电平,黄色指示灯不亮;
- 当R3上产生的电压小于负的0.875v时,芯片的15脚就恒定为正压,恒流已经束后,就转变成了恒压充电了,而恒压是由电阻的分压来决定;如 让输出充电电压稳定在44V,只需要将上下拉电阻稳定在2.2k和5.867k就可以。
- 当处于恒压充电时,它的电流会逐渐变小,可以通过在比较器2脚上分得的电压来计算出1脚还是输出高电平,红灯还是亮的处于恒压充电状态;
注:芯片的13脚接高电平,8、12输出推挽相位相反的方波;如果13脚接低电平,8、12输出同步的方波,如果是同步可以接单管正激电路;
技巧:用镊子短接DEAD引脚到地,万用表测量8、11脚电压如为2.5V,此时松开镊子,8、11脚的电压就会下降到1.5V左右,说明芯片推挽输出工作正常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