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管正激电路及其应用

双管正激电路及其应用


不管是正激电路还是自激振荡电路都有一个通病,那就是开关管击穿后,都会导致输入端短路,而损坏器件;存在磁复位与尖峰问题,因此需要加磁复位电路与尖峰吸收电路;RCC自激振荡电路输出功率小,推挽对升关管耐压要求高,推和半桥都存在驱动不平衡问题而单管止激电路则没有以上缺点,其综合成本低而可靠性较高,因此厂泛应用于中、低功率电源产品中。司时,与RCC自激振荡、半桥电路一样,如果开关管击穿,就会造成短路。

双管正激电路拓扑结构

工作过程

  • 假如Q1短路了,此电路是没有对地短路的,假如Q2短路了,此电路也是没有对地短路;
  • 它不需要磁复位电路或尖峰吸收电路,也可以说磁复位电路或尖峰吸收电路由D2、D3两个管子共同来完成;
  • Q1、Q2这两个开关管工作在同相位状态,是同时导通,同时截止的,它不存在驱动平衡的问题;
  • 当Q1、Q2同时导通时,产生上正下负的,当Q1、Q2同时断开时,产生上负下正的电势——–D2——–310V的正极经过负极——–热地的负极——–D3——-线圈的负极;

双管正激电路,完美地解决了尖峰的问题,不需要磁复位与尖峰吸收电路;同时,如果单个开关管击穿,也不会造成短路,解决了桥臂直通问题所以双管正激电路,广泛应用于大功率电源产品中。

应用型的双管正激电路拓扑结构

  • R1、R2是限流电阻 ,ZD1、ZD2是防止G极电压高而损坏开关管。
  • Q1、Q2开关管的GS间的导通电压一般是18V;
  • R3、R4是给开关管的GS间的寄生电容放电用的,当Q1、Q2关断时寄生电容的电是要放掉的。

双管正激电路应用场景

1、因为双管正激电路一般都应用于中高档大功率场合中,所以Q1、Q2开关管是易损件;

2、D2、D3两个大功率管走大电流,也是易损件,一般体积稍大;

3、变压器的初级,有两个功率开关管与两个功率二极管,通常都在散热片上;

4、通常情况下,带有驱动变压器;

双管正激经典电路

本例是以CM6800二合一芯片的双管正激电路,11脚驱动双管正激电路,12脚驱动主动式PFC电路,

双管正激驱动电路的工作示意

UC3842系列3脚不高于1V,2脚不高于0.8V一般都不会保护;电容串联容量变小,耐压变大;热敏电阻5D-11表示常温下阻值为5欧姆,它的直径是11mm;

  • 311V的高电压经启动电阻——–R14限流——ZD1产生18V的电压,BE有18V的压差——BE节点和D5——芯片VCC【此时应有16.8V左右的电压】

  • 311V—-R44—–R34——-Q13——-T2初级【形成上正下负】——–Q14的CE极——GND;
  • 芯片6脚out———Q13的B极到E——–R67——-Q14的B极到E到地;

  •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VFB的电压反馈是直接接地了,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?从3842的内部框图可以发现这样可以使反馈的速度更快,因为IN+和IN-的差值更大,所以调整的更快;

  • 将TL431的KR连在一起是当一个2.5V的基准来用的,【此处画倒了,应是A阳极接地】;
  • 5V经上拉和下拉电阻形成的反馈电压如果大于2.5V则光耦U4B发光;
  • 则接收部分U4A部分导通将3842的1脚接地,使芯片停止工作;5V的输出也就下降了,一旦上下拉电阻分压小于2.5V则光耦不发光,芯片又工作了;

U1的TL431作用【市电电压检测】,正常情况下输入电压为311V,如果由于其它原因升到370V以上时,经R11D、R11C、R22、R23进行分压得到2.5V时TL431导通,Q3的基极对地拉低电压使其不工作,这样3842芯片也就不工作了;

 
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 https://www.cntworld.cn
智能工控 » 双管正激电路及其应用

发表回复

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

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
文章加载时间:3.708 秒